摘抄:智能充電器的電源和顯示的設計
第一章 緒 論
充電器才能真正意義上被稱為智能充電器,隨著越來越多的手持式電器的出現(xiàn),對高性能、小尺寸、輕重量的電池充電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。電池技術的持續(xù)進步也要求更復雜的充電算法以實現(xiàn)快速、安全地充電,因此,需要對充電過程進行更精確地監(jiān)控(例如對充、放電電流、充電電壓、溫度等的監(jiān)控),以縮短充電時間,達到最大的電池容量,并防止電池損壞。
智能充電器的設計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,本人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充電器設計的LCD顯示部分,其主要涉及的知識包括:
(1) 自學AVR單片機的相關內容。
(2) 設計電源電路。
(3) 設計128*64液晶顯示控制電路和用C語言編制LCD顯示程序,用圖形方式顯示充電器電壓、電流等參數(shù)。
(4) 手工焊接和ICCAVR編譯器的應用。
第二章 硬件電路設計
經過前面對充電器原理、液晶模塊、ATmega
通過比較再結合本次設計的實際條件,由于Atmega
2.1 硬件電路主要芯片
以下是ATmega
圖2-1 ATmega
引腳說明:
VCC 數(shù)字電路的電源
GND 地
端口A(PA7~PA0) 端口A 作為A/D 轉換器的模擬輸入端。
端口A 為8 位雙向I/O 口,具有可編程的內部上拉電阻。其輸出緩沖器具有對稱的驅動特性,可以輸出和吸收大電流。
端口B(PB7~PB0) 端口B 為8 位雙向I/O 口,具有可編程的內部上拉電阻。其輸出緩沖器具有對稱的驅動特性,可以輸出和吸收大電流。
端口C(PC7~PC0) 端口C 為8 位雙向I/O 口,具有可編程的內部上拉電阻。其輸出緩沖器具有對稱的驅動特性,可以輸出和吸收大電流。
端口D((PD7~PD0) 端口D 為8 位雙向I/O 口,具有可編程的內部上拉電阻。其輸出緩沖器具有對稱的驅動特性,可以輸出和吸收大電流。
RESET 復位輸入引腳。持續(xù)時間超過最小門限時間的低電平將引起系統(tǒng)復位。
XTAL1 反向振蕩放大器與片內時鐘操作電路的輸入端。
XTAL2 反向振蕩放大器的輸出端。
AVCC AVCC是端口A與A/D轉換器的電源。不使用ADC時,該引腳應直接與VCC連接。使用ADC時應通過一個低通濾波器與VCC相連。
AREF A/D 的模擬基準輸入引腳。
AVR結構有兩個主要的存儲空間:數(shù)據(jù)存儲器空間和程序存儲器空間,此外,Atmega
(1) Atmega16的形式。用戶程序的安全性要根據(jù)Flash程序存儲器的兩個區(qū):引導(Boot) 程序區(qū)和應用程序區(qū),分開來考慮。
(2) 數(shù)據(jù)存儲器的尋址方式分為5種:直接尋址、帶偏移量的間接尋址、間接尋址、帶預減量的間接尋址和帶后增量的間接尋址。
(3) ATmega
單片機的時鐘用于產生工作所需要的時序,其連接電路如下圖:
圖2-2 晶體振蕩器連接圖
XTAL1 與XTAL2 分別為用作片內振蕩器的反向放大器的輸入和輸出,考慮到其最大頻率不超過8MHz,這里選用的晶振為7.3728MHz。
Atmega
(1) 上電復位。電源電壓低于上電復位門限Vpot時,MCU復位。如果在單片機加Vcc電壓的同時,保持RESET引腳為低電平,則可延長復位周期。
Vcc Vpot Vpot
RESET Vrst Vrst
TIME-OUT
INTERINAL tTOUT tTOUT
RESET
圖2-3 RESET引腳與VCC相連時, 圖2-4 RESET引腳由外部控制時,
單片機的復位電平 單片機的復位電平
(2) 外電復位。引腳RESET上的低電平持續(xù)時間大于最小脈沖寬度時MCU復位。
Vcc